·风土民俗
·民族采风
·地方文艺
·大众娱乐 ·民间艺术
·节会大观  
 
民族采风

                   满族                 
满族的关羽崇拜

  清代较大的关帝庙皆由最高统治者皇帝御书题写匾额,清代关羽受到了极高的荣誉,其祭祀典礼甚至作为国家祭神祭天的重要典礼之一。清廷规定每岁春秋仲月诹吉及五月十三日致祭,后殿以丞史将事,其仪注均与京城相同。除了国家祭典外,宫廷里尚有自己祭典。

    而在民间,对关羽更是顶礼膜拜,每年五月十三日大祭,已于顺治元年即载于会典。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有庙会、祭祀活动,热闹非常。在民间传说五月十三日 这天是制造旱灾的怪物旱魃经过的日子,所以祀关帝求他显灵,驱邪避灾,普降雨水,保护农田。如果有雨,就叫关帝磨刀雨,人们相约那天不动菜刀。自改革开放以后,新宾老城的关帝庙会于四月十八日举行,凤城县是二十八日举行,作买作卖、商贾交易、文化活动等,吸引了数万人。甚至民间还有一些神密组织也崇拜关羽,一些行帮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努尔哈赤在建赫图阿拉城时即已建了家庭祠堂,俗称“堂子”。在祭“堂子”时,即已将关羽和佛托本尊、观音菩萨等作为朝祭的主角。据笔者调查所知,新宾的满族大户爱新觉罗氏(肇)家族供奉的神板子上共有九个香碟(即木制香碗),除了供奉他们的清肇祖原皇帝猛哥贴木儿、兴祖直皇帝福满、景祖翼皇帝觉昌安、显祖宣皇帝塔克世和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外,还供有圣宗佛、观音菩萨、关圣帝君和佛托妈妈。肇氏家庭供奉祭祀的神位中,已将关圣帝君的关羽作为保家神而加以祀祭。

    由此可见,在北方民族中的关羽形象,已不再是地道的汉族关西人士了,而是富有北方民族性格和气息的少数民族的重要英雄神祇,甚至在萨满祭祀中,在民间诸神祭奠中,都要虔诚祭奠关玛法。在清代宫庭堂子祭祀中更能列为与如来、观音同位之尊神,奉为萨满祭祀的朝祭大神。


满族的“敬燕之风”
                   
  忌吃狗肉,忌打乌鸦,还不准打燕子,这是满族人的重要习俗。每当春暖冰化,“冰凌花”要开的时候,许多雏燕,亦称小燕,成群结队地飞来,并在各家房檐下,自由地飞来飞去时,老人们就会叮嘱孩子们:“小燕子救过老罕王的命。小燕子受过皇封,谁要打燕子就会双瞎眼”。

  据传说,在一次战斗当中,敌城屡攻不下,努尔哈赤便爬上房去亲自指挥。突然,不知从院子什么角落飞来一箭,射伤努尔哈赤的左臂,血流如注,他的一个护卫亲兵来掩护他,也被射死。努尔哈赤仔细确认敌人的位置后,弓弦一响,射死了敌人的副将。一位护卫亲兵劝努尔哈赤下房,努尔哈赤不肯,此时对面房上,箭矢如雨,努尔哈赤大怒,忍着臂痛一连射死许多敌人。这时飞来一只燕子,对努尔哈赤唱着说:“老罕王,老罕王,在房上射敌王,快下房,免重伤”。老罕王努尔哈赤果然听懂了小燕子的鸟语,他挥臂搭弓连发数箭,又射倒好几个敌人,正要下房的时候,抬头一看敌人主将已向他发来一箭,他急忙歪身,箭躲过咽喉射在老罕王的锁骨上,多亏他内穿锁子连环铁甲,虽然有甲搪了一下,由于距离敌人太近,锁子连环甲还是被射了一个孔,老罕王又一处负伤。他怒火中烧,回首一箭射死敌将。据传说如今在沈阳故宫展览大厅中,有一件努尔哈赤穿过的锁子内甲就是当年被射一个洞孔的锁子甲。老罕王听从燕子劝说跳下房来免受重伤。罕王爷亲自与敌人拼搏,激起壮士斗志,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一鼓作气围剿了全部敌人。那只燕子围着老罕王飞来飞去,用鸟语祝贺罕王的胜利。随军大夫给罕王包扎了伤口。老罕王对将士们说:“朕多蒙燕子救驾,燕子是朕的有功之臣,今后我满州臣民不得随意伤害燕子”。罕王爷的随军师爷接着说:“谁要再随意打燕子不行,谁要打燕子就会双瞎眼。”从那以后满族人便不再打燕子了。


满族的居室庭院

  满族的四合院,宅院周围皆以木、石、砖筑成围墙。大门里设有影壁墙。房屋坐北朝南,南门多开在东间。四壁皆以砖、石砌筑而成。房顶覆土盖草或覆盖瓦片。正房三五间不等,院内东西各建两间或三间的厢房。前为门房,中间开门以通内院。居室内建有锅台和火炕,炕与烟囱相通。烟囱为圆状,设在东西两侧,拔地而起高过房檐头。正房南北皆有窗户,为上下开合。上扇窗户多为木条刻上“云子卷”或“盘长”型状的花格,外面糊纸,并能开合吊起;下扇多镶玻璃。房门皆为双层门,内门为两扇木制板门,门上有木插销;外门为单扇,上端为方块花格,外糊纸,下部为木板,俗称“风门”。室内西间为居室,南北炕相通,西炕与南北炕同宽,俗称“万字炕”或“连二炕”。在北炕中间设置有吊搭板与炕同宽,吊搭板上端刻方块式花格,下部为木板,晚上睡觉时放下,白天吊起来。南炕西首安放炕柜叠放被褥,西炕放大板箱,上放置供匣或帽筒、胆瓶及化妆台。每当春节祭祖时放供器或供品。满族风俗以西为尊,俗称“上屋”,西首是供奉“窝辙库”(满语即神龛)的地方。北炕放对箱装衣物。靠西炕前放八仙桌,摆放茶具。

  比较讲究的满族人家,在炕沿下镶木板镌刻的云子卷炕裙子装饰。屋地铺大青方砖。在庭院东西两侧,建有“哈什”,即“仓房”,还建有阁式楼,即“苞米仓子”,楼上存放苞米棒子,楼下放车辆农具等物,一举两用。

  院内影壁墙东南角。竖一索罗杆(谓之神杆)。索罗杆与汉族所立灯笼不同。灯笼杆上端设置有挂灯笼的挑杆和风车轮,在风车轮下边悬挂一缕青穗看风向。而索罗杆顶端则安放一个锡斗(有木板做成的方斗型),内装切碎的猪肠、心、肝、肺和五谷杂粮,在锡斗下边挂一根猪的颈骨。索罗杆的地面四周,不能堆放杂物和拴牲畜,必须保持洁净。


射柳与踢“形头”

  满族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多与早年的狩猎生产有关。每年五月端午节祭天仪式之后举行的射柳比赛及春冬季节在草地、冰河上进行的踢“形头”活动,都表现了这一特点。

  满族是善于骑射的狩猎民族。《金史》中记载,“凡重五拜天礼毕,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技,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娄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而已”。这种精湛的骑射技巧比赛,直到现在仍在满族的盛大民族活动中进行。

  踢“形头”,是满族的足球运动。满族的远祖肃慎人以捕鱼和狩猎为生。每当捕获熊、虎等动物时,便将其头供在树上,众人围着树桩烤食兽肉,饮酒相贺。兴致所至,便将兽皮剥下,缝成皮袋,填上兽毛、兽骨后相互追逐踢打。有时两个部落相遇,则展开山上、山下的激战,以将此皮袋踢到对方栅栏内为赢。

  明末清初,这种原始的娱乐竞技方式发展为踢“形头”的体育运动。在春天的旷野、草原和冬季的冰河上面,两队人马拉开阵势立于场地中间的一条直线上。由一方开球后,攻击的一方极力要将“形头”踢向对方的边界底线;守卫的一方则极力拦截、围阻,同时又寻找机会断球反攻。一时间场上双方各不相让,奔跑穿梭,竞争异常激烈。场外观战的人们则备下年节丰盛的肉菜、粘糕、豆包和米酒。比赛结束时,输了的一方将酒菜送给获胜的一方,大家在场地上点起簧火,饮酒吃肉,高兴地歌舞起来……


神石神竿照壁墙

  满族习俗。庭院里迎大门立一神竿,高约六尺,竿的顶端是风磨铜顶,包着一块红布,竿顶下约一尺左右,横置一短竿。神竿根部放三块石头,叫“神石”。神竿后筑照壁,照壁墙头饰有雨搭。

  传说,这都是祭祀努尔哈赤的。努尔哈赤发迹之前,曾放山挖过人参,神竿就是他挖参时用的索拨拉棍,所以神竿也叫“索络竿子”;神石就是放山时野炊支锅做饭用的石头;照壁就是背人参用的背夹。


                  朝鲜族
舞蹈

朝鲜民族是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族的古典舞蹈在古朝鲜、秽貊、扶余、新罗、百济、高句丽及三韩宫廷乐舞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朝鲜族民间舞蹈则与农耕劳作、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迄今流传于辽宁各地城乡的《农乐舞》,是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它实际上是融合多种舞蹈(如《象帽》、《手鼓舞》、《长鼓舞》等)为一炉,而形成的一个崭新的舞蹈品种。。《农乐舞》产生于朝鲜三国时期。每年五月播种之后,“以牺牲祭天,并歌舞达旦”。“数十人排成一行,左右踏步,有高有低,手足并用,舞姿轻快,长短强弱,节奏动听”。农民自春天准备耕种开始,到秋收为止,根据劳动内容、场合的不同,唱不同的歌,跳不同的舞。《丰铮》是流行最广的《农乐舞》,是在插秧或锄草时跳的。那时,先把“农者天下之本”的大旗插在中央场地上,旗杆顶上挂有野鸡头以求吉利。在出工之前,要到这里欢快地跳一场《农乐舞》,然后以互助的形式轮流到各家田地里干活。


    《僧舞》,僧舞是佛教影响下产生的有代表性的朝鲜民间鼓舞之一。据传说:释迦牟尼在灵鹫山诵读经时,有五色彩云笼罩。其弟子迦叶见到此景,便击鼓起舞以示庆贺。后人模仿迦叶的动作编排了《僧舞》。因此,僧舞作为佛教界的法舞,具有威严的宗教色彩。也有破戒僧为了排遣苦闷创造僧舞之说,还有起源于戴假面的路葬舞之说。总之,现在流行至今的僧舞,是把佛教意识与民间舞蹈融为一体的〈鼓舞〉。《刀舞》又称〈剑舞〉或〈剑器舞〉。公元4世纪时已在古朝鲜民族中广为流传。从公元4世纪出土的墓葬壁画中就可以看到挥舞长刀的舞姿。统一朝鲜的新罗歌舞中便有剑舞。李氏王朝初期即公元14至16世纪时始称刀舞。据说当时流行的刀舞中有叫〈晋州剑舞〉的,其服装、道具和动作与今日之刀舞基本相似。此外,李氏王朝末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的剑器舞,实际上也就是这种刀舞。朝鲜族刀舞同其他民族的刀舞不同,在轻快、柔和、敏捷中,以逼人的刀光和铿锵的声响中烘托出战斗的气氛。〈刀舞〉慢中有快,柔中有刚,细腻中有粗犷,在不知不觉中把观众引向刀光剑影的战斗高潮,抒发了朝鲜民族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嘉徘节与燃灯会


  嘉徘节是朝鲜族语“秋夕”的意思,就是汉族的中秋节。它是朝鲜族民间的传统节日。
  汉族的中秋节主要活动是吃月饼、赏月。而朝鲜族的嘉徘节活动内容却很多,很热闹。
  嘉徘节这天,朝鲜族要进行祭祖、扫墓等活动,以示活着的人们对逝世者怀念之情。还要进行踏地神、喂牛戏、索战等。“踏地神”活动是由头戴大冠、手拿长杆烟袋的扮演者在前引路,身背木枪和野鸡的猎手及戴假面具的众人跟在其后,敲锣打鼓地到村子一的各家各户,脚踏院内及厨房等地,口喊驱鬼言语,用以镇压掌管宅地之神,以求该户的人万事如意。
  有时,还要举行荡秋千、跳踏板、拔河或摔跤比赛,人人喜气洋洋;村里充满了节日的热烈气氛。到了夜晚,还有“踏桥”习俗,在明亮的月光下,男女老少来到附近的桥上,往复穿行,以求一年之内腿脚无病。因为朝鲜语中的“桥”是“腿”同音,“桥”是“腿”的象征,通过踏桥,祈求腿脚结实。
  燃灯会也叫“灯夕”。每年夏历四月初八之夜,各家竖起灯竿,竿顶以雉尾、色帛为旗,或悬挂松树枝等;按照自己家子女数悬挂上彩灯,采灯越明亮越吉利。彩灯的形状很好看,用高丽纸或彩缎裱糊而成,有莲花灯、五行灯、日月灯、福寿灯等十余种,全村彩灯高悬,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每盏灯下,都有儿童在玩水,用条帚把敲击水盆,发出悦耳的声响,谓之“水缶戏”。
  这种习俗的由来,可能是出于佛教信仰习俗。

头顶搬运

  头顶搬运是朝鲜妇女的一种劳动习惯。她们从小就学习用头顶东西的能力,长大成人后,便都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能。不论是水罐、粮袋、包袱,还是其它的什么东西,她们都不用肩挑、背背或手提,而是放在头上顶着。

  顶东西时,先在头上放好一个垫圈,垫圈是用毛巾或布做成的,轻松柔软,防止硬东西直接与头部接触,磨坏头部。另外,这种垫圈还有固定物体的作用,使物体不容易从头上掉下来。她们在用头顶东西时,一般都不用手扶着,东西稳稳地放在头上,快速行走,也不摇晃。特别是顶水灌更叫人佩服。水灌顶在头上,行走轻盈,竟会滴水不洒,像杂技演员一样。
  她们一人一次能顶数十斤重的东西,还轻松自如。如果让汉族人顶那么重的东西,可能会把脖子压坏的。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运输工具不断改进、如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畜力车、拖拉机、汽车已经成为较常用的运输工具,所以朝鲜族妇女用头顶搬运重物的现象在逐渐减少,这种劳动方式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变为历史了。


                  蒙古族
蒙古族婚礼

蒙古订婚送礼多
    如果蒙古小伙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订婚前,要托媒人带着象徵和谐 甜蜜 旺盛的白糖 茶叶 胶等物品,用一块白手巾包着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则可以进行。随後男方父母及本人要带着哈达 奶酒 糖块之类礼品求婚,一般要进行数次才能定婚。女方收下订婚礼後,男方还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将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这件婚事便确定下来。当接近婚期,男方要给女方送一次礼,一般是煮整羊一只,还有酒 茶 哈达。女方对送礼者热情招待,双方祝酒,口颂吉祥语句,对歌庆贺。

新郎受掰羊脖考验
    蒙古族新郎以及迎亲队伍到达新娘家後,总会被女方家当作上宾热情招待,大家在一起又吃又喝又唱又跳,好不热闹,这时,男方祝颂人会悄悄地离开宴席领着新郎来到新娘的房间里。待他俩在客位上坐下以後,陪娘们就会端上来一个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并请新郎把羊脖子从中间掰断,以试新郎的力气大小。为了戏弄新郎,陪娘们早就将一根红柳棍或一根铁棍子巧妙地插进羊脖骨髓道里。新郎如果事先有人指点,他就会识破其中奥妙,取出柳棍或铁棍,很容易地将羊脖子掰断。有的新郎则不识其中秘密,因而费尽力气,弄得满头大汗,像狗咬乌龟一样,又着急,又羞愧。而陪娘们则趁机用十分辛辣刻薄 但不怀恶意的语言挖苦,取笑新郎。被讥笑得满脸通红的新郎,此时恨不得脚底下突然有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洞。

娶亲路上巧争先
    娶亲路上,依照习俗,彼此都想抢先到家,男女双方互相追逐戏逗。有时,女方的送亲人抢去新郎的帽子,挑在马鞭上,或扔在地上,新郎没法,只好下马拣帽,这样就耽误了时间。有时,聪明的男方也有办法,在离新郎家不远的地方设一桌酒席,款待送亲人,女方盛情难却,只好下马喝酒,男方趁机抢先到家。一路上这样纵马奔腾,你追我赶,气氛热烈,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不拜天地拜炉火
    娶亲的日子,由男方杀鸡占卜选定。当天,由女方父母与介绍人一起把姑娘送到新郎家。新郎家准备酒 肉招待。新娘到後与新郎一起握刀杀一只鸡,看鸡肝纹路所示吉凶如何,如不吉利则由新娘新郎各自再杀一只,待杀到鸡肝出现吉象纹路为止。接着,新娘新郎举行喝酒仪式,每人面前放一碗酒,碗边抹上酥油,自己先喝一口,再喝交杯酒。新娘新郎喝完交杯酒,还共同招待介绍人和所有客人。然后双方客人以及来贺喜的亲戚朋友一起不断地饮酒 唱歌和跳舞,直至通宵达旦。

“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群众把举行“那达慕”大会的日子看作是盛大节日,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传统的那达慕大会,时间一般在牲畜肥壮的秋天。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

    这一天,蒙古族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乘车骑马,参加或观赏赛马、摔跤、射箭、歌舞等活动。辽宁的蒙古族,平日穿着同汉族一样,都是制服和便服,待到“那达慕”或其他节日时,则着蒙古族长袍。他们爱好红、黄、蓝颜色的装束,肩领、前襟镶上五色彩条,腰间系条红绿绸布腰带,脚上穿上高统靴。腰带上通常挂着带鞘的刀、鼻烟盒和火镰。

    “那达慕”大会上表演富有民族风格的歌舞。蒙古族能歌善舞,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被誉为“民歌之乡”,歌手数以百计,能编能唱。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好来宝、笑喀(相声)、岱日勒其(对口唱)、马头琴演奏和马刀舞、盅碗舞等等,一直传承不衰。

    “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人们还可在茶摊、饭馆喝到酥油奶茶,吃到“全羊”佳肴。平日,居住在辽宁的蒙古族的食品以粮食、蔬菜为主,只有在“那达慕”这样的节日,才能吃到蒙古族的丰富传统菜肴。


                  回族
回族的三大节日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帮节”(或宰牲节)、“圣纪节”(或称圣忌节)。这些节日来源于宗教,但由于过去回族全民族的信仰伊斯兰教,年深日久也就成为民族的节日了。它不但是全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共同节日,而且在沈阳至今仍是回族普遍所沿袭下来的公认的节日。
    开斋节,伊斯兰历十月一日为开斋节,也称“尔代·菲德勒”(阿语开斋的节日之意),沈阳地区回族习惯称“大开斋节”,曾在新疆生活过以后来沈阳的人,随新疆之习称“肉孜节”。按伊斯兰教教义,穆斯林要在希吉拉历九月内斋戒,斋月初即进入斋月,斋戒一个月。斋戒的内容为:每天以黎明前到日落,整天戒饮、戒食、戒房事,日落后开斋,即开始解除斋戒而开始饮食,算作完成了一日的斋戒,以此法连续一月为止。斋月最后一天寻看新月,见月即为斋期满,次日即为开斋节,举行会礼和庆祝活动。
斋戒是使富足饱暖之人尝试饥饿之苦,体贫民饥寒之情,激恻隐之心,行慷慨好施之为。故此,回族在开斋节之日,家家炸油香,分送给亲友和贫饥者,并向穷困之人舍衣施财。
古尔帮节,在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大体时间),这是沈阳回族人习惯的称呼。应称为“古落巴尼”,是阿位伯语,译为“宰牲”,因此,沈阳回族中也有称此节日为“宰牲节”的。
“古落巴尼”的宰牲节,也来源于伊斯兰教:古圣人易卜拉欣,梦幻中得到真主的旨意,令其亲手将他仅有的爱子易斯麻义杀掉,以验其对真主的诚意。易卜拉欣决意照办,这一天他征得儿子的同意,父子俩来到了旷野,儿子易斯麻义安然的等待着归真,父亲决然地准备着兑现自己的虔诚信念。当他举刀砍向儿子时,只听咔嚓一声,响声伴着刀光,易卜拉欣闭目坦然相对,执刀伫立,想象着爱子生灵已去,他心境踏实地完成了真主的铺派,沉浸在遵主旨意的慰藉之中。然而突然听到儿子的喊声:“这是怎么回事呀,父亲。”易卜拉欣睁眼看去,却见一支羊头摔落在地,儿子易斯麻义安然无恙。原来是真主考验其父子诚意属实后,便铺派了一只仙羊,在刀起刀落的瞬间,仙羊由天而降,撞倒了易斯麻义,那刀正好砍在仙羊的脖颈上。
    穆罕默德圣人依这个神奇的故事发生那天,确定为伊斯兰教的古尔邦(宰牲)节,它的意义就在于以宰牲代替宰人行祭。从此,古老的阿拉伯永远结束了以人献生而祭神的愚昧习俗。这个节日确定之后,进而又把宰牲与施舍结合起来,条件一般的人家可以宰鸡、鸭、鹅,条件好些的人家就要宰驼、牛、羊来作为节日的施舍。并按规定可以将肉的三分之一留给自家享用(也可不留),其余部分则分别舍散给亲邻好友和社会贫难之人。为了使人们更直接地尽到古尔邦的诚意,还允许在这天的宰牲由舍散者自己动刀宰杀。
圣纪节,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日。穆罕默德生于古阿拉伯太阴历象年元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1年)。据“希吉来”历(或称回历、伊斯兰教历)十一年(公元632年)三月十二日,也正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所以又称这天为“圣忌”日(大体时间)。沈阳地区回族沿袭着中国穆斯林的习惯,将“圣纪”与“圣忌”合并纪念,俗称办“圣会”。节日这天穆斯林聚集于清真寺颂“古兰经”,聚礼于拜殿。回族群众多是开展庆祝活动,也炸油香,相互馈送,请客聚餐,施舍财物于贫饥之人

回族的婚姻习俗

    在婚姻习俗上除了接受封建社会一夫一妻制影响外,封建的家族家长制的影响,如交换婚、姐亡妹续嫁的形式也视为正常习俗,而现在自愿婚配是回族婚姻的主要形式。但是与异族通婚,特别是女孩子出嫁于异族为多数回族群众视为习俗中的大忌。

    回族婚姻从择偶至成婚多守习遵俗而老年人更视为“人道之大端”,“不可越其礼而废其事”。子女多是愿意父母或兄嫂参与意见给以帮助。老人为子求妇或为女择婚,先访察对方的门户与家教是否正派与谨严,本人品格是否贤淑与好学。如有其意,先由男方求托媒妁通信女方。媒妁之人都是由乡或至亲熟友中老成持重之男女老人担任,奔于双方家中口头相商。获允后即以书面互通祖籍乡贯姓氏、年岁与职业或官职,如父母双亡,须明主婚者为何人,求真而防假,以此为据,俗称“下贴子”。双方合意后,男方烦求宗教中之长辈为主亲之人同媒妁为宾,赴女方行纳定礼,言定后,回归男方,主人揖谢主亲人和媒妁之辛劳并设宴(四碗菜,清炖牛肉、烧鸡蛋、炖鱼和四喜菜即肉炖白菜中加木耳、胡萝卜等,不设烟酒)加以款待致谢。

    回族婚姻习俗至今还在某些方面受着伊斯兰教的影响。例如婚礼中请阿訇证婚称为写“依所布”的仪式,还在一些回族家庭中庄重而完整的保留下来,但是像《古兰经》中所定允许多妻制虽然在解放前于官宦或财主人家寥有所见,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影响,把娶妾多妻视为不光彩的行为,还是把“明媒正娶”视为本分。

    但是伊斯兰教严禁乱婚的规定却普遍的约定俗成,有的人家将此写入家谱中代代相传。回族群众把乱婚视为“儿奸母的猪”一样所憎恶。由于受伊斯兰教规定女孩九岁,男孩十二岁为“出幼”即为成年就可成婚。旧时代回族把早婚视以为习。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婚姻法,回族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了保障。


回族婚礼图解



回族的生育习俗

    回族称已婚女子怀孕为“有喜”,平时称孕妇为“带身子”、“重身板”。在怀孕期间有一些避讳,如不参加婚礼,不送亲,不见新娘子等。孩子出生后占用的房间称“月房”,将方型红纸以尖角向上贴在屋门外,表示此屋为“月房”,在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外人特别是男人不得进入,直至一个月满为止。婴儿诞生后穿“毛衫”,其衣领只是在脖后留有一块布,称之为“挡”。毛衫不用扣,而用寸带相系。用谷糠装做成厚褥,放在棉褥底下,小枕头用荞麦皮或粮谷做成。这些都以蓝布为面,也以蓝布做成宽腰带,连同上肢一起拦腰系在一起。下肢也以同样方式将两只小腿系于膝部,目的是使婴儿在发育中头体正直不歪。婴儿出生当天,孩子爸爸拿着茶叶、点心去孩子姥姥家报喜信,即向老人道喜见了第三辈人,也再表示感谢老人养育之恩。出生第三天,用铜盆,放温水,水中放铜钱,表示人财两旺,请老人为出生孩子洗澡,称为“洗三”,亲朋好友、邻里故旧,赠送手腕、脚脖上戴的银镯子或脖子挂的银制“麒麟送子”的银锁,多数人是送长面(现以挂面代替)表示祝其长命百岁、平平安安。七天后剃除胎发、胎毛,并以红纸包在一起,放在小孩枕头下面,不准随意扔掉,直待满月后新发长出后才可扔掉。再请阿訇给小孩起个经名,大都取自伊斯兰教圣人的名字,诸如男孩的叫:“依布拉欣埋”、“穆沙”、“尤努”、“尤斯福”等。女孩叫“法图麦”、“色麦”、“阿舍”、“麦燕”等,以求吉利。再由孩子直系长辈或求请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按其家谱辈序排字为子起名。并适时为孩子做个“兜兜”系在肚上,为的是“护住心口窝”以防受风、感染之害。此物也以蓝布做成,皆为取借其音达“拦住”之心愿。满月时庆贺一番,接请亲朋邻里以蒸发面肉包子款待客人,祝福孩子平平安安发育成长。

    现时,新一代青年生孩子都是去医院生。除保留了起学名、办满月等习俗外,其它多已不再沿袭,而起经名者,也多是在虔诚的宗教信徒的老年人中还坚持着。




                  锡伯族


锡伯族的婚姻习俗

    锡伯族的婚姻,一般是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少数有权有势的人也有纳妾的。男女青年的婚姻,由父母包办,择配讲究“门当户对”。锡伯族本姓禁止通婚。清代还有“旗民不交产,旗民不通婚”的禁令。在习惯上,“骨血正流可婚,骨血倒流禁婚”,即舅父的女儿可以嫁给姑母家的儿子,而姑母家的女儿不能嫁回舅父家与舅父的儿子结婚,五服之外不限。过去男女十七八岁结婚。还有一种招养老女婿的习惯,没有独生子的人家,为了养老送终,招女婿作为继承人。

    离婚与再婚。锡伯族妇女认为离婚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如果姑娘出嫁后被丈夫“休掉”送回娘家,这对父母、本人都是极大的耻辱,在社会上也要受到谴责。一旦夫妻不和睦,亲友们极力从中说和调解,以免家庭破裂,经反复调解,夫妻没有和解的余地时,才离婚。

    由于妇女的社会地位低,当家庭不和睦,夫妻感情破裂时,妇女无权得出离婚要求,而丈夫可随意提出“休妻”。离婚后,丈夫将负担女方一定时期的生活费用。以后各自另行择偶,互不相干。

    再婚时的婚礼,如果有一方未婚,其结婚程序与一般成婚无差异;如果双方都是二婚者,婚礼仪式从简,只宴请一些近亲好友祝贺成亲之事。

锡伯族的丧葬习俗

    锡伯族的丧葬,清光绪朝以前一律火葬,以后改为土葬,土葬尚保留部分古鲜卑人的特点,男女老身死,其墓葬皆为土圹内放木棺,尸体仰身直肢、平放入棺,然后将棺葬入土圹中,填土为坟。每一家族,均有固定坟地。长辈病危时,儿女及家中其他人,都要在老人面前侍候;老人咽气时,能在老人跟前的儿女,亲眼看到咽气,叫“送终”。老人不能死在炕上,咽气前要抬到屋地中央临时搭的床上,由儿子把寿衣给老人穿好。穿的寿鞋,最好是女儿亲手做的。咽气时,要给死者剃头、洗脸、剪指甲,口含铜钱,手也拿钱,立即将门打开,意思是放老人的灵魂出去。这时全家人不能号啕大哭,只能饮泣。长子从窗户出去到烟囱脚下,喊“爸爸(或讷讷),西方大路”,叫“指路”。是送老登高(烟囱)归天。“指路”之后才许放声大哭。死人头部蒙上毛边纸,叫“蒙脸纸”,身上盖上印有经文的麻纱被,叫“陀罗被”,身下铺黄褥子。停放时头朝西北,脚前放丧盆一个,供烧纸用。头部前方放长明灯一盏,小米饭一碗,叫“倒头饭”,内插三只夹着棉花球的秫稭节,叫“开眼光”棉球,使死者瞑目。启灵时由房前扔到房后。尸体胸部放一小碟,碟中放小米,做镇鬼邪用。尸体停当后,派人分别到至亲好友家报丧,送去“讣告”。“讣告”介绍该人生平简历,多系颂扬之词,落款处则由家中长幼男人署名,俗称“丧贴”。亲友邻里闻讯后,陆续前来吊唁,在尸体前叩头致哀。儿子(一般是长子)则跪在尸体两旁叩头还礼,叫“孝子头”,并以悲痛哭声回敬。全家晚辈男女皆穿白色孝袍,腰系白布孝带。尸体停放日期,一般为二至三日,名叫“小殓”。

    小殓后就选择吉日“大殓”。“大殓”是尸体放入棺内,停放在堂屋中央,或在正门之外,搭丧棚停放。盖棺钉钉时,孝子及跪在左右的亲属大喊“××躲钉”。少则停放三至七日,多的还有停放“七七”四十九天的。每“七”均有喇嘛诵经,丧事的繁简,因各家的经济条件有所不同。

   送葬前夕,生者向煞费苦心者告别,名曰“辞灵”。辞灵的作法是死者至亲好友,一一在灵前焚香跪拜告别。次日凌晨安葬,必须在太阳出来之前安葬完毕。村中族人及亲属全来帮葬,抬棺出殡,拿锹镐到坟地,将棺安放挖好的土圹中。启灵柩时,全家人哭葬,在灵柩后随行。长子在灵柩启动时,将“丧盆”摔于棺前,然后持“灵头幡”在灵柩前引路。经过人家门口、井台时,必须先用脸盆盛水,放在门口、井台上,否则不能通过。安葬时,长子将“灵头幡”放在棺盖上面,并亲手埋第一锹土,接着帮葬人动手将棺柩埋入圹中,上面凸起一个坟堆。在家族坟茔地,男埋在西边,女埋在东边。之后送葬人还要在坟前焚香烧纸致哀。然后在坟前脱下孝袍,男的只扎一条白孝带,女的也只用一条白孝布包头。回家后将死者枕头在大门外烧掉,请帮葬人含几口酒洗手,然后进屋吃“回灵饭”。

    死者的子女要守孝百日,妻子要守孝三年。死者葬后“一七”晚间人定时,死者的子媳们要在外边的烟囱下上供烧纸哭着吊祭,供品是红糖馅煮饺。意思是死者葬后七天回来望乡,看望家中老小,名曰“上望”。“上望”后饺子拿回来,儿子和媳妇们抢着吃,说这样吉利。但女儿无论出嫁与否均不许吃。葬后“五七”,由结婚的女儿扎五盆花上坟前烧掉,意思是望死者乘坐五朵莲花飞入西方极乐世界;这天又是女儿满孝期,到坟前脱孝之日。儿子、儿媳及未婚女儿则于百天时至坟前脱孝。整个葬礼,到此才结束。

    解放后,随着封建礼教的破除,锡伯族人思想觉悟的提高,丧葬形式已大为简化,老坟实行了深葬,土葬改用了火葬。吊唁形式也普遍简化,死者子女及近亲朋友、胸戴白花,臂戴青纱,及送花圈等,以表怀念与哀思。

锡伯族与西迁节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清朝统治者曾将锡伯族编入蒙古八旗和满州八旗,所以有人认为他们是满族人。

  古代的锡伯族以狩猎为生,能骑善射,性情骁勇。由于在狩猎过程中,他们豢养的猎狗能帮助他们发现猎物、追赶猎物、捕捉猎物,去人不能到达的地方(如深水中、悬崖下、沼泽里)叼回射中的猎物,甚至在猎人发生危险时,能够咬退凶猛的野兽,或给其他猎人通风报信儿前来营救主人,所以锡伯族人非常喜欢狗。直到现在,他们仍然有喜欢养狗、爱狗胜过爱其它动物的习俗。他们从来不杀狗、不吃狗肉。

  在古代,锡伯族人从事狩猎,过着半游猎的生活。在狩猎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危险,如在深山老林中迷失方向,被凶猛的野兽袭击,被困于暴雨山洪或无边的雪海,沦陷于沼泽之中等等。为了免除自然灾害的侵扰,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狩猎技艺外,还信仰多种神灵,以求得神的庇佑。主要供奉的神灵有保佑家人平安的“喜利妈妈”和保护牲畜健壮的“海尔堪”神。还有一些人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

  由于在狩猎过程中的长期缎炼,形成了锡伯族人膘悍强壮、能骑善射、性格勇猛、胆大顽强的民族特点,所以在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和加强西北边防,曾将东北各地锡伯族官兵及随军家属,征调到新疆伊犁地区去屯垦戍边。因为起程这天是1764年4月18日,后来锡伯族就将4月18日定为“西迁节”,每年都以省城为界,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座谈、饮酒、唱歌、跳舞,表达他们爱国护边、骄傲自豪的崇高感情。

  过去锡伯族曾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后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本民族语言文字便逐渐失传。现通用汉语汉文。其民族习惯也趋同于汉民族了。

 

 
制作单位:新华社辽宁分社网络部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Email:lnwork@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