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外甥李龙:父辈用生命谱写的抗战诗篇

辽宁省朝阳市南部,巍峨的云蒙山高耸入云,清澈的小凌河源远流长。1908年10月26日,赵尚志出生在朝阳市王伦沟乡喇嘛沟村,上世纪末,这里改名为尚志乡尚志村。

开始阅读

抗日联军“北国雄狮”

赵尚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抗战时期,他指挥抗日联军与日寇作战,创造了东北战争史上的奇迹,被东北的父老乡亲称为“北国雄狮”。

赵尚志与抗日队伍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尚志到东北宣传抗日主张,并很快参与组织了一支抗日队伍。经过数次与日军战斗后,这支队伍创立了以珠河、宾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随着东北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日军逐渐将他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1934年,日军决定对抗联进行“围剿”。赵尚志带领抗日游击队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日军进行作战,多次跳出日军的包围圈,并在冰趟子对日军进行伏击。

视死如归的抗日英雄赵尚志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受特务刘德山诱骗,率领包括刘德山在内的4名抗联战士去袭击梧桐河警察分驻所。当他们快到梧桐河警察分驻所时,刘德山趁赵尚志不备,从背后向赵尚志开枪,罪恶的子弹穿透了赵尚志的腹部。 身受重伤的赵尚志命令一名抗联战士带走所有重要文件后,向事先埋伏好的日军进行射击,但因他失血过多,不久昏迷过去,不幸被日军俘获。日军对赵尚志进行了突击审讯,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地怒斥敌人:“你们离我远点,我闻你们腥!”并怒斥伪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还有什么可问的呢。”

英魂早逝

1942年,赵尚志因伤势过重,不久壮烈牺牲,年仅34岁。凶残的日军把他的头割下运到长春,把他的躯体扔到冰冷的松花江中。 “据说牺牲前,我舅舅向帮助他的大娘问了一句,‘我能叫你一声妈妈吗?’我想在这声妈妈里,他是想到了自己的妈妈,想到了所有战士的母亲,也是想到了自己的祖国。”李龙说。

魂归故里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亲眼见证了三舅颅骨的出土。”李龙说。 沈阳军区军旅作家姜宝偶然得知,炎虚和尚生前所在的般若寺最近曾挖出一颗头骨。他认为,很有可能就是当年被掩埋的赵尚志的颅骨。“尽管在舅舅生前我们没见过面,但在他死后,我们终于见面了。”

新华网辽宁频道出品


制作:武思巧
进入辽宁频道官网

Copyright © 2000-201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一页 下一页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