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网谈 <<< 往期内容 >>>
   
2003年4月第7期       总第732期      2003/4/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一首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数千年为人传诵。像这首诗一样,清明,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被无数中国人铭记着。关于清明的故事很多,人们在这一天祭奠先人、要对祖先缅怀,以珍惜现在的岁月。而更多人对于珍惜岁月则认为应该享受人生的快乐。那么节日,这个不轻不重的概念,到底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特别声明: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的文章均为独家专访,任何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未经新华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联系电话:66068671
     63071128---8067
传真:66063682

E-mail:jiaodian@xinhuanet.com

新华网辽宁频道 策划:陈孟阳  记者:姚剑锋 王莹 徐扬 任鹏飞  摄影:郭大岳 李钢  
编辑/制作:王晓  审发:焦点网谈栏目组
清明节祭奠先烈
清明期间络绎不绝的祭奠者
为先烈默哀
乌丙安:清明是个快乐的节日  

  记者在采访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的时候,了解到以往记者对清明节的不同理解。

  乌丙安教授说,我们多年来的清明节有些走样了,清明节的传统含义有三层:

  一是踏青,快乐的迎接春天的到来。古人注重清明最重要的是去郊游、去打秋千、去踢球。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人们都会欢快的迎接春天的到来,迎接青苗。清明过后,人们就会开始正式种地了。大家都知道《清明上河图》,画上的繁华可不是表现去上坟,而是去玩乐,因为清明是一个快乐的日子。

  至于那首古诗中的“断魂”,是因为忘我的玩而断魂,而不是因为祭祀。

  二是植树,春天是植树的大好时间,人们会以这样的形式迎接春天的到来。

  三才是我们通常说的祭祀先人。

  现在人们清明节应该注重快乐,享受生活,迎接春天,还清明节的本意。

  和乌丙安对于清明的理解一样,其他的节日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快乐使者的角色,也许,快乐对于节日是最重要的。在人们体会快乐和真情时,人们都会叹息已去的先辈没有亲历如今的幸福岁月。这是一种愧疚、惋惜、怀念、寄托,也许这恰是清明的涵义。

  然而我们的传统节日正处于一种迷失中,像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些传统节日味道越来越淡。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倒是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


我们正处在节日尴尬之中  

  在今年的政协会上,来自厦门的庄威委员看到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过洋节,而中国自己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却日渐“淡”了,他建议,除了已有的假期之外,再增加最易引发思念亲人之情的清明节和中秋节两个传统节日的假期。“时间并不在长,一天就可以,关键是要让人们对我们的传统节日重视。”
  
  他说,这样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爱乡情结。还可以使年轻一代重视传统佳节的继承和纪念。

  其实谁都明白放假并不在于不上班一天本身。

  但我们细细想想中国的节日,几乎都与吃有关。   以前穷人把年三十称为年关,即是过年时缺乏吃的、穿的等物质,弄不好还要被逼交租还债逃往他乡,过一个年就等于过一个关卡。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的再生产,也推动着欲望的再生产;于是,不但中国的节日不愁没欢乐气氛,就是舶来的节日也要趁机乐一回。我想这也是中国人爱上洋节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东北大学姜玉原同学说:“如今天天吃肉不再是奢望,也就感觉到节日的平常了。西方的节日注重情调,如西方的情人节要送玫瑰,圣诞节要有圣诞老人,这些就足可吸引年轻人了。”
  
  我们传统的节日本来就少,如果好好保存,就可能渐渐丢失。外国对自己的传统节日过起来有板有眼,而我们,就有些惭愧了。   建国后,我们的法定节日有:元旦、春节、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而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则未列其中。除了春节之外,其他列入法定节日的那些都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有一些“红色”。多数人觉得这些节日的人情味太淡。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哪一个不是重亲情,极富人情味的?

  现在该是恢复这些传统的时候了。

  一位同行说:“其实一些洋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之所以有很多中国人喜欢就是因为有人情味。这些节日符合人类的需要。我们自己太缺乏这样的节日了,洋节虽好,但没有根。”

火红的春节
过节就是为了快乐
浪漫火热的情人节

众人关于“土节”与“洋节”的论战  

  杜文廷(公司职员):“洋节”只是传统节日的调味剂。借“洋节日”助助兴,未偿不可;但中国人毕竟不是耶稣的子民,圣诞节作为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辰的节日虽淡化不了但代替不了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传统节日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总是和缅怀先辈思念亲人、庆祝胜利、除旧迎新、展望未来这些纯美情感和美好愿望联系在一起的,更能引起人们的心声共鸣。

  刘翔(青年人):“玩”是现代人的宗旨。情人节、圣诞节是玩的方式。宗教对西方人来说是神圣的,对中国人来说只有新奇感,完全成为一种娱乐。兴趣所在,娱乐使然,关心的是现在,而不是之前和以后,这就是我的节日观。

  孙立强(教师):外国的某些节日逐步进入中国,得到了部分人群的喜欢,这就说明至少对于这部分人群,洋节日是符合他们需要的,我们没有必要对此张惶失措。现在我们的一些所谓自古就有的传统节日,其实也是从外国传来的,比如浴佛节、盂兰盆会,都是从印度传来的,但是它们适应了中国人的需要,所以就成了我们的一个传统。目前这些刚刚传进来的西方节日,也许在若干年以后成为我们中国新的风俗。

  邹艳(公务员):“洋节日”与中国传统的节日并不相悖。在洋节里,人们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恋人们在情人节可相互表达爱意、增进感情,人们可在圣诞节、平安夜享受节日气氛的同时,还可以多一个节日来放松自己,让劳累的身心能够轻松起来。

  社会学家:不能说外国的节日都不符合中国的风俗。外国的习俗,包括节俗,传到中国,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他们会在我们特有的习俗环境中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以适应中国的国情。国外的节日,传到中国,对于中国传统的节日,或多或少会有所冲击,这是正常的。感叹传统在不断地被丢失是不必要的。

年轻人:只想找个理由去快乐  

  20岁的颜小英是一名大学生,同学们形容她是个“乐天派”,就是每天快快乐乐的,好象什么烦心事都没有。她说她喜欢各种节日,因为节日能给她快乐,这就足够了。

老外过春节学包饺子
  像颜小英这种想法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多,这和几十年前那种“十岁立事、二十扛家”的日子已经不一样了。像颜小英父辈一代仍然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似乎在他们身上总有解决不完的烦恼。前一段时间各地电视台播放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和《大哥》两部电视剧中的主角就是颜小英父辈一代人的写照。

  而颜小英这一代年轻人早已从这种“沉重”中脱离,快乐成为他们的目标。颜小英的男朋友便是在一年前的圣诞节和颜小英相识的。
  
  “平安夜我在麦当劳独自一人吃饭,一个男孩问我身边有没有人,我说没有,他就坐下了,我们聊了起来,然后他就成了我的男朋友。”
  
  颜小英说:“我很感谢那个圣诞节,所以我对圣诞节也很有感情。”

  根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有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的。而又有一半多的年轻人不知道“洋节”是怎样的来历。对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有何区别”,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水平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社会学家王小章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节日,并存在某种功能.从心理上讲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通过节日及聚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轻松愉快的节日是忙里偷闲的契机,一个沟通的机会。

  他说,西方的狂欢节是最好的例证,平日的繁忙、压抑、愤懑、不满在节日中宣泄,如同城市的广场一样是个宣泄口。许多节日满足需要、提供交流机会,巩固人们情感的联系,特定节日使人们正常情况下被压抑的情感找到发泄通道。

  中国长时间的压抑保守,使得人们对快乐的向往愈发强烈。从前的社员大会、放电影等不能彻底解决人们精神及沟通的渴望,如今的年轻人随时几个电话就可汇到大帮朋友,聊天说地,纵情欢乐。从前的满足于“吃”的节日若是可以叫做“温饱节”的话,那么现在的节日就可以叫做能够精神上得到满足的“小康节”。

乌丙安:民族的最值得珍惜  

  中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节并没有淡,只是大家没有动脑筋。传统节日时,人们的消费、文化需求都达到高潮,政府、文化部门应该加大投入,比如春节时,举办大型灯会、舞狮、旱船等社区竞赛。端午节时,赛龙舟等。”

  他说,“洋节”大多都是商人炒起来的,应该启发商人做“传统节日”。

  “年轻人愿意过西方节日,但却不知由来,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过节。外国人笑话我们的圣诞节过得不地道,平安夜是很庄重的,外国人都聚集在家里,或者去教堂做弥撒,中国人则满大街跑。”   “从文化全球化的眼光看来,愈具有民族、地域特点的文化就愈具备全球化的意义。”他说中国人到了海外,春节过得让老外个个都羡慕。

  “其实,民族节日才是最富有文化意味的,它与整个社会的文化现状密切相关。现在做的一个最大的工程就是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保护民间建筑,保护民间音乐,但这方面工作做得并不好,主要是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卑感,极力要把自己东西都扔掉,殊不知这正是最值得珍惜的东西。”

  1942年,在《文化先锋》 上曾多期刊登了由徐文珊编写的《建国历详解》,把民国时期的各种节日和纪念方法都作了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民党政府对节日文化的重视。这些节日都是面对特定的大众人群。“节庆活动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的第二种形式。”

  历史学家认为,节日对于肯定这个新生的国家政体,将这个现存政体神圣化、合法化和固定化有很大作用。节日象征了国家对各个层面人民地位的肯定和保障,节日也反过来加强了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传统节日必将发生变化,有的淡化、有的更浓郁,而有的则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这样的变化是老百姓选择的必然结果。这个变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择优汰劣的过程,或者至少说,是一个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的过程。对于外来节日的火爆也不必惊慌,这是世界文化融合的体现,随着中国对外来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了解,外来文化的传入和被接受是自然而然的事。

  今后“节”将在更为宽松的人文环境中发生着或强化、或弱化的自然而然的变化,这更符合文化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有利于积极、向上、健康的社会生活。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新华网新闻检索
组合检索 帮助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