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八十年历史的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象许多大企业一样,鞍钢在实施总体改革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需要分流转岗的职工。但鞍钢并没有把这些下岗职工推向社会,而是积极创造新岗位,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实践了鞍钢集团“有下岗职工,无失业人员”的承诺,这些再就业职工也用勤劳和智慧在新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新华网辽宁频道 记者 陈光明 报道

                      摄影:郑阳  编辑制作:郑阳 王晓 

新闻背景
  在祖国明珠辽东半岛中部,坐落着国内外闻名的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这里曾被誉为我国的钢都,和德国闻名遐迩的重工业基地鲁尔相媲美。可随着改革开放和国企的整合,曾以50万职工同吃一锅“钢铁饭”引以为自豪和“老大”的八旬鞍钢,愈来愈因为上背“老”、下带“小”而感到力不从心。职工不精减,包袱不甩掉,企业便无活力。或者在改革中重焕青春,再振雄风;或者在重负下慢慢消亡,严峻的历史抉择,使钢都人猛醒、发奋……  详细内容>>

饮品公司的现代化消毒设施

饮品公司女工熟练地操纵着
现代化生产设备
饮品公司奶牛饲养场


就业何必恋钢铁 观念一转天地宽
          
       
  夏日的阳光下,一簇簇鲜花争芳斗妍,放眼原野,绿草茵茵。这里是地处鞍山市郊的鞍钢集团实业公司饮品畜牧场。挤奶女工熟练地操纵着挤奶器具,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上散发着鲜牛奶的芳香。她们源源不断为鞍山市民送去新鲜的牛奶。这里的职工,全是从鞍钢生产一线剥离下来的人员。他们从原岗位下岗,却在这里实现了再就业,实践了鞍钢集团“有下岗职工、无失业人员”的承诺。


  这是一个起初不愿意离开“铁饭碗”的群体,改革的大潮把他们推向了市场,他们在痛苦的抉择后重新崛起。五年前,鞍钢分流富余职工,使一百多名原来吃“钢铁饭”的职工来到了实业公司饮品畜牧场。这里原是鞍钢奶业生产基地,有固定资产800万元,原来经营状况平平。来这里进行第二次创业的鞍钢再就业职工们格外珍惜自己的新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建设中。近5年来这个畜牧场共上缴325万元利润,奶牛存栏数逐年上升,现已达到1000头以上。濒临亏损的畜牧场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畜牧场工作的职工们又找到了人生的“新感觉”。


  他们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在历年检疫中,畜牧场没有发现一头病奶牛,被授予清净奶牛场称号。由下岗职工生产的“消毒鲜牛奶”走进了千家万户,为鞍山市民打造了“放心奶”。在质量检验上,他们采用200目过滤网,8道过滤。在包装物品上,购买进口薄膜,保证包装绝对清洁。病牛产奶不出厂,加大卫生检验的力度。牧场定期接受省食品卫生检验监督所及省、市卫生防疫站的检验和不定期抽查,经过一次次检验,牧场经受住了考验。他们对奶牛科学饲养,保证了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对牛群坚持精养原则,配备了电脑和数码相机,建立牛群档案,实行一牛一卡管理,低产牛和高产牛分舍饲养。


    目前,“消毒鲜牛奶”已凭过硬的产品质量在鞍山市场上牢牢站稳了脚跟。“消毒鲜牛奶”于2000年获得鞍山市政府“放心产品”称号后,2001年又被辽宁省食品工业协会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鞍钢实业饮品公司畜牧场职工认为,光有产品的名牌还不够,必须注重打造服务品牌,努力争得市场空间。去年5月底,他们面向社会招聘下岗职工送奶员,并将市区划分成若干个销售区域,送奶员全部实行统一着装,并对送奶员实行微机管理,动态考核,充分调动了送奶员的工作热情。

  畜牧场不断加大促销力度,还十分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使服务、促销双不误。目前该公司在鞍山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鞍钢钢铁生产一线下岗的职工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非钢产业中又创造出了新的辉煌!


播撒绿色希望 再创往日辉煌

          
  千山脚下的鞍钢实业苗木公司,是近年由下岗职工打造出来的花木基地。走进基地的花窖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园艺工人们正在经心地培育花木。


  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花木基地是鞍钢下岗职工在荒野上播种出的希望。当初创建园艺场克服了重重困难。那时候“四五把铁锹,六七亩荒地,八九个党员,十多名职工”就是园艺场创建时的起初情况。为了开垦荒地,他们昼夜苦干。为了压实地里的花籽,他们拉着磙子压地。白天,骄阳似火,他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夜晚,霪雨霏霏,他们照样在田野间劳做。由于企业员工中懂花卉专业的很少,他们便到处拜师学艺,很快提高了花卉种植技术。苗木公司的员工们经过四年艰辛的劳动,已成为鞍山市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从1997年的14人开始,发展到现在的320多名职工,都是当年从吃“钢铁饭”人群中剥离下来的下岗职工。从花木基地到鞍钢二十公里厂区,布满了他们的足迹。去年11月,新改造的齐大山矿山顶要栽两万棵树,实业苗木公司承担了浇水的任务。他们7天6夜坚守在寒冷的山顶。累了,躺在树坑里歇一会儿;渴了,就在水车中喝口水。在冷风刺骨的寒夜,他们尽管穿上棉衣棉裤,还是冻得直打颤。当领导夜里看望工人时,带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和驱寒的白酒,大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近年来,鞍钢致力于营造绿色的鞍钢,需要大量的花木供应。苗木公司抓住机遇,为鞍钢绿化工程提供了上万株优良花木,以过硬的技术和服务在厂区建设中,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前年春天,鞍钢绿化工作进入高潮,苗木公司承担了二炼钢厂、化工总厂的绿化工程。从设计到施工,苗木公司全套服务。由于他们在专业绿化上拥有一定的造诣,使这两个厂的绿化工程上了档次,吸引了许多单位来参观学习。此举扩大了苗木公司的知名度,从此多家单位纷纷上门主动邀请他们帮助绿化。四年来,苗木公司在鞍钢厂区内栽树60万棵。同时,他们还向各单位提供苗木40万株,提供花卉15万盆。目前,苗木公司一年为鞍钢绿化50万平方米。


  如今,苗木公司职工正在鞍钢厂区实施育栽管护工作。今年,他们已为鞍钢春植栽种了30多万株乔木和灌木。他们不断开拓市场,现在,实业苗木公司已在社会上开发出花卉租摆业,并获得极大成功。职工们坚信,以自己完备的科学养植技术,必能再创往日辉煌。

苗木公司的女工在浇花

苗木公司的员工们精心侍弄花卉

凌晨4点,大鸟快餐的销售员
在紧张忙碌地发货

天还没亮,
大鸟员工已经装好货上路了

大鸟快餐整洁的加工车间里
工人正在紧张劳作

卖快餐每月7、8百元的收入使原鞍钢附企职工郑素琴疲惫的脸上露出笑容


打造非钢品牌 托起明天太阳
    
          


  如果您到鞍山,很快就会在街头上看到标有“大鸟”商标的快餐车以及快餐食品。熟悉的人会告诉你:那是由鞍钢下岗职工在商饮领域中打造出来的响当当的品牌,如今在鞍山是家喻户晓的“放心食品”。


  鞍钢集团实业商饮公司是由鞍钢下岗职工经营的,“大鸟”快餐系列产品也成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创业的杰作。鞍钢集团实业商饮公司成立初期,一没专家、二没设备、三没定型产品。从一线过来的下岗职工们在仅有一台饺子机的基础上,又从外单位借了一台绞肉机、和面机,开始了“大鸟”快餐的艰难创业。职工们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每天能加工速冻饺子350公斤,可供三炼钢厂、中型厂等四个单位的食堂使用。从那一天起,“大鸟”快餐开始了艰难的起步。1997年底,职工们在速冻饺子配方的基础上研制出“大鸟”鲜肉包。1998年又引进了“大鸟”珍珠饺子。他们通过到外地考察,经过近百次试验,研制开发出“大鸟”黑馒头,既填补了鞍山市场的空白,又引导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产品一经问世,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大鸟”快餐由组建初期只有速冻饺子一个品种,到今天拥有20多个品种,日加工面粉也由250公斤增到2.5吨,厂房也扩大了15倍,员工增加10多倍,仅日销面食就突破一万份。1999年“大鸟”商标被鞍山地区评为最受欢迎的商品商标。鞍钢集团实业商饮公司到现在已经发展为拥有固定资产1300万元,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馒头、包子、饺子生产线和电子自动控温蒸房,100台一次到位蒸车、米粥加工自动灌装生产线。酸奶饮料生产线等设备。其“大鸟”快餐产品已经遍布全市各个市场。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大鸟”快餐,鞍山市政府把“大鸟”快餐系列食品评为“放心产品”。辽宁省政府授予鞍钢集团实业商饮公司为放心食品工程示范企业。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商饮公司在去年5月份开展了“千人看‘大鸟’”活动。邀请了市政府有关领导,执法部门、市区各街道办事处以及下岗职工等广大的消费者代表1000人,分期对“大鸟”快餐加工厂进行参观,让广大消费者更加了解和支持“大鸟”,从而进一步树立了品牌形象,提高了“大鸟”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使“大鸟”快餐产品逐步适应“旅游热”的新情况,多生产开发旅游市场产品,如自热式盒饭及面类、熏类食品等。也使“大鸟”快餐成为充满商机的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个重工业企业实现向商业企业的成功渗透,这一过程中凝聚着鞍钢下岗职工再创业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实践告诉人们:钢铁企业能够也应该在更多的领域为自己创造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就业和发展两个市场相互促进,多元产业全面开花,鞍钢下岗职工在再创业中实现再就业。担负安置与发展两大重任的鞍钢集团实业公司,在出色完成接收安置鞍钢下岗职工近1.5万人的任务同时,积极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稳定鞍钢市场,大力开拓社会市场,多元化产业基本形成。六年间累计开发新产品60余项,有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社会收入的比例已由“九五”初期的18%提高到去年的70%以上,并连续五年保持盈利。

 

    实业公司成立初期,所属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为了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职工们围绕十大产业,坚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新项目,努力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一是瞄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双高”方向,积极开发了一批如微细铝粉、轧辊堆焊、固氮生物菌肥、新型建筑管衬等新产品。其中,“联合固氮生物菌肥”已被2001年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命名为名牌产品;申丰生物有机肥,符合AA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被推荐为国内目前最高等级的AA级绿色肥料;“PP-R塑料管和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经国家化学建材检测中心和中国预防医学院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和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并取得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现销售形势喜人;微细铝粉已占领了80%的国内军工市场,并远销日本等十几个国家。二是瞄准有利于安置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了一批”放心产品“,形成了品牌效应。三是针对鞍钢技术改造后出现的新需要,开发出一批更新换代、辅助型、节能型产品和替代进口产品。四是进军新兴的环保领域和未来市场,开发了一批利用鞍钢“三废”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项目。五是发挥自身优势,多渠道引进外资开发新产品、新项目。六是参与钢材深加工行业,开发了一批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并适销对路的产品。新项目、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高了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为在实业公司再就业的鞍钢下岗职工们再创业拓展了发展空间。  

曾经做了35年鞍钢人,戴惠民
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感情

    在开发新产品的工作中,鞍钢的专家们倾注了很多心血。鞍钢实业公司综合利用公司的老工程师戴惠民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发明6个填补省内、国内空白的专利产品,年创利120万元、安置职工90人。

  鞍钢下岗职工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不但继续为企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也重新塑造了自我。实业发展公司第一薄板厂工人刘庆松过去是轧钢一线工人,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从轧钢厂转岗到PP-R塑料管生产厂后,有了稳定的收入,看到了新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工作得非常开心。由当初不愿意离开轧钢一线到现在不想再回去了。和他有相同经历的实业公司申丰生物肥的生产工人马登利说,当了这么多年工人“老大哥”,现在能给农民生产生物有机肥,看到农民们很欢迎鞍钢生产的“庄稼粮食”,真觉得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从鞍钢下岗职工所打造出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和创业成果中,我们感悟出鞍钢作为国有特大型老企业在新形势下创造的奇迹。钢铁职工们又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托起了明天的太阳,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新华网新闻检索
组合检索 帮助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