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5月13日电(记者陈雨峥)无人机带电探伤作业、人机交互进电场、机器人处理火情……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科技产品被应用到电力生产作业中,为促进电力稳定供应提质增效。
12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2024年带电作业现场会在鞍山500千伏王石变电站召开。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架无人机装载着X射线发射器飞上天空,在操作人员的远程控制下,迅速移动至检测点,随即对500千伏唐王二线97号塔下相悬垂线夹开展探伤检测作业。
这是由国网鞍山供电公司首创的无人机载X光带电探伤技术。通过这项技术,探伤检测作业无需人工登塔即可完成,避免了X射线对人体造成伤害。
无人机载X光带电探伤技术对位于鞍山的500千伏唐王二线97下相悬垂线夹进行检测。(受访单位供图)
鞍山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副主任马连瑞介绍,无人机检测结果能够实时回传,作业用时由原来的1小时缩减至10分钟。“截至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实际应用1000余次,使用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很多实际生产问题。”马连瑞说。
带电作业是指在高低压电气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需要经常测试、检查和维修,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供电稳定的有效措施。
在鞍山市铁东区,核心区域电网建设井然有序,商业项目施工正忙。这里以带电作业为主要技术手段,建成了东北地区首个不停电示范区,供电可靠率已达到99.99%。
“辽宁是我国带电作业发源地。”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设备部输电处处长张宏志说,近年来,国网辽宁电力加速带电作业技术和工器具创新发展。2023年,通过带电作业多供电量3170.5万千瓦时,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2.47亿元,实现全区域、全专业、全流程、全等级的带电作业全覆盖。
【纠错】 【责任编辑:赵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