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网络主播在直播间推荐张喜斌种植的蘑菇。新华网刘舒摄
新华网沈阳6月15日电(刘舒)“大家看看蘑菇就是这样长出来的,张大哥你来给大家讲讲什么样的蘑菇好……”最近几天,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红旗营子乡矿山村村民张喜斌承包的香菇大棚里热闹极了。
看着网络主播在直播间里为自家香菇做着推介,张喜斌的脸上挂着笑容。回想起两年前刚承包大棚时的日子,张喜斌说:“真没想到能靠这小小的香菇脱贫致富。”
今年67岁的张喜斌是矿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一家三口均患有不同疾病,作为家里主要劳力的张喜斌做过两次气胸手术,让以种地为生的家庭雪上加霜,陷入极大的困境。
“我们矿山村耕地少,也没有发展产业,农民大多依靠种植玉米和外出务工养家糊口。2014年,全村492户村民中,贫困户就有50多户。”矿山村党支部书记姜永喜介绍说。
2015年11月,鞍山市科技局开展驻村帮扶,帮助矿山村建起了食用菌种植科技扶贫示范产业基地,成立了红旗营子乡矿山村浩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这让贫困户们看到了希望,也由此为矿山村脱贫奔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姜永喜介绍,蘑菇基地是在村里废旧砖厂上改建起来的,2016年合作社在科技局的帮扶下,建成了40栋标准食用菌种植棚、1个菌棒生产车间、1个加工点、1个烘干室和1个冷库。“当年村集体经济就实现了增收。”
随着产业发展,合作社不断扩建,种植规模也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进来,其中不乏像张喜斌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将项目纯收入的20%分给贫困户,对有种植能力的贫困户也将大棚优先租给他们,合作社的用工也优先雇用他们,帮助他们早日脱贫。”姜永喜说。
看着合作社发展得越来越好,2018年,张喜斌在村里的帮助下,承包了二座菇棚。“当时上了两万个菌棒,最后刨去本钱,赚了两万多元,平时我还到合作社里打点零工,也能挣点钱。”张喜斌说:“过去我们全家一年也就挣3000多元,现在跟着村里种蘑菇,不但脱了贫,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去年家里添了电视、冰箱,生活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在蘑菇基地带动下,矿山村的蘑菇大棚已经发展到280栋,食用菌设备齐全。姜永喜说:“特别是村集体经济也从最初的负债6.3万元,转变为去年的实现纯收入42万元,2019年村里剩下的8户20人都实现了脱贫摘帽。”
“今年由于疫情,再加上近期香菇盛产期多阴雨,传统销售模式受到影响,为了帮助农户扩大销售,县里找来了主播进行带货,这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老百姓心里也有了底。”姜永喜说:“下一步,我们将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巩固脱贫攻坚工作,让小香菇撑起‘致富伞’,让农户们过上幸福的生活。”